上海市大型构件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打造服务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新平台

发布者:徐千惠发布时间:2023-03-15浏览次数:12


近日,由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牵头申报的上海市大型构件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立项建设周期为5年。中心聚焦上海市高端装备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需求,致力于服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发展,支撑我校机械工程学科博士授权点培育建设。


瞄准高端装备,助力“上海制造”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主动对接制造强国、长三角一体化、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聚焦新能源汽车、船舶海工、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需求,深入实施“产业服务工程”,与100余家行业企业、协会、科研院所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近五年来,学院承担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高水平SCI检索论文220余篇、发明专利授权140余件,先后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2项。面向行业需求建设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振动噪声测试与控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服务区域发展建立G60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都智能制造研究所等,这些成绩为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提供了有力支持。

大型构件是飞机、船舶、高铁等高端装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大型构件智能制造是高端装备自主创新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协同创新中心瞄准大型构件智能制造面临的重大关键问题,开展自主移动焊接机器人、高性能并混联机器人以及智能制造感知与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助力上海“十四五”高端装备重点产业集群发展。



整合资源,构建产学研协同体

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了“两层次、多形式、实体化”的协同创新模式,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智能焊接与精密制造研究所、上海大学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等密切合作,与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中电科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同攻关,建立了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产学研协同体。我校机器人研究所科研团队与协同单位前期合作成功研制了爬行式智能焊接机器人装备,在中石化200台储罐焊接等工程中应用,填补国内空白;开展复杂构件曲线焊缝重载混联机器人搅拌摩擦焊技术研究,研发了机器人化搅拌摩擦焊装备并进行了工程应用。

针对关键技术、装备研制、示范应用等具体环节,中心将协同企业、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等共建单位,共建分布式的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新平台,形成“产城教”融合发展的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生态,建立“产研教”融合的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领域研发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高地。



强化学科内涵,支撑博士点申报

机械工程学科作为学校博士点申报培育学科,近几年持续开展“有组织的学科建设”,健全了以“学科方向、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学科平台、学位点”为主要抓手的机械工程学科组织体系,学科影响力持续提升,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位居第65位(前30%)。本次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经过校领导、科研处、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和各协同单位的共同努力,申报建设方案得到了学者和行业专家的充分认可,成功获批建设,弥补了机械工程学科在平台建设上的短板,为2023年机械工程博士点申报提供了新的学科平台支撑。

根据最新发布的《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将着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到2035年,“上海制造”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城市名片,基本建成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和全球卓越制造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的成功获批将为我校在高端装备与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为加强学科交叉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服务长三角与上海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